松花江網(wǎng)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 國內要聞

文耀中華|第九集《賡續(xù)文脈》

2025-01-08 20:34    荔枝新聞
分享到
官方微信平臺

  

  文化遺產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與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1月7日,大型通俗理論節(jié)目《文耀中華》播出第九集《賡續(xù)文脈》,解讀分析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的方式方法,探尋研究讓中華文脈綿延賡續(xù)、文明薪火代代相傳的創(chuàng)新途徑。

  積極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近些年來,古城古鎮(zhèn)的旅游越發(fā)紅火。2024年國慶節(jié)假期,古城蘇州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qū),游客量超過119萬人次。各地文化旅游部門越來越重視歷史文化遺產和旅游的結合,充分挖掘自身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不斷開發(fā)更加豐富的旅游業(yè)態(tài),打造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

  在有著兩千兩百多年歷史的福建福州,完整地保留了一片特殊的古老街巷——三坊七巷。在這淺淺的坊巷之間保存有二百多座古建筑,曾涌現(xiàn)出一百五十位進士、三百多位舉人,走出了林則徐、嚴復、沈葆楨、陳寶琛、林覺民、冰心等三百余位中國歷史上的杰出人士?!耙黄黄呦?,半部中國近代史?!痹谶@里,每一個拐角都能邂逅一段歷史,和一個動人的故事相遇。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福州城市正在開放發(fā)展,三坊七巷面臨拆遷,剛到福州任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了解情況后,立即召開了現(xiàn)場辦公會,將福州市舊城改造中需要保留的名人故居做了妥善安排。三十多年過去,從“保下來”到“活起來”,千年古厝煥發(fā)出新的生機。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期間到訪三坊七巷。他強調:“保護好傳統(tǒng)街區(qū),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

  三坊七巷從“拆”到“修”,僅僅一字之變,卻給文物保護帶來了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zhí)行院長張紅軍覺得三坊七巷和廣東潮州在文物保護方面做法十分相似。二者都屬于“微更新”和“微改造”,既注重保護文化的精華和古城風貌的多樣性,也注重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吸引了各類文化業(yè)態(tài)的進駐,成為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窗口。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學斌強調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要秉持敬畏歷史、熱愛文化之心,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預原則,推動文化遺產系統(tǒng)性保護和統(tǒng)一監(jiān)管。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鄉(xiāng)愁就是承載在這些歷史文化遺產之中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通過數(shù)據(jù)展示出文化遺產不可估量的歷史、藝術、科學的價值。我國現(xiàn)在有76.7萬處的不可移動文物,國有的可移動文物是1.08億件(套),它們像星星一樣散落在中華大地上,也綿延在歲月長河里。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中,數(shù)不清的精美的文物和歷史遺跡,鮮活地展現(xiàn)出三千多年前璀璨輝煌的中華文明。用來祭祀祖先的酒器“亞長”牛尊、作為下水管道使用的陶三通、把中國有據(jù)可考的歷史向前推進了約一千年的甲骨片、考古隊用小刷子一點點清理出的馬車……小到指甲蓋大小的工藝品,大到八百多公斤的青銅器,每一件文物似乎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三千年前人們的智慧與生活。

  張紅軍談到殷墟考古發(fā)掘工作表示,史前文明,主要是依靠考古成果來建構的,即使是有文字記載以后的文明史,也是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和完善的。在考古發(fā)掘之前,人們對商代的了解僅限于古籍里的記載,并沒有更多的實物來證明商的存在。所以,有學者形容殷墟考古挖掘前的商王朝是文獻里的商王朝。

  任萬平則強調了殷墟考古在整個中國考古年代框架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以殷墟為出發(fā)點,上下求索,可以追尋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脊偶仁窃诓粩嗟匕l(fā)現(xiàn)遺存、探索歷史,也是在不斷地傳承歷史、弘揚文化。與考古文物每一次的相遇,都能讓我們直觀地去了解先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情操、審美趣向。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堅定文化自信重要的物質載體。

  王學斌認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文化事業(yè)。通過考古工作,將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遺存挖掘出土,將塵封在歷史中的文化基因揭示出來,延伸了歷史的軸線,增強了歷史的信度,豐富了歷史的內涵,活化了歷史的場景。要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和轉化,引導人們更好地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發(fā)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以及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地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

  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歷史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財富。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各地都涌現(xiàn)出了很多新的玩法。

  山西的云岡石窟在探索文物保護與利用融合發(fā)展方面做出了新的實踐和新的努力,通過數(shù)字化技術把整個云岡石窟的第12窟從大同“搬”到了深圳博物館。首先通過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多角度拍照,把文物本體的數(shù)據(jù)錄入電腦并送回研究中心,下一步對數(shù)據(jù)進行集群運算一鍵式生成完整的模型,能夠實現(xiàn)99%的文物細節(jié)還原。最終將十幾米高的數(shù)據(jù)(模型)切割成了八百多塊,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像搭積木一樣搭在一起,便有了令人驚嘆的復制窟。由于石窟的材質是砂巖,它的風化無法阻止的。通過數(shù)字化技術能夠將文物現(xiàn)有的樣子保存下來,可以讓子孫后代感受到文物的博大精深。

  科技是文物保護、文物傳播過程中很大的助推力量。如今,很多博物館、展覽館都在積極探索用數(shù)字技術開展文物的保護和傳承,像“云游故宮”“云游萬里長城”“數(shù)字中軸”“云上麥積”等等的應用程序,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漫游文化遺產所在地,領略珍貴文物的風采。

  在江蘇鹽城新四軍紀念館中有一件灰色絲織、黑色鎖邊的旗袍。旗袍的主人叫王海紋,原名俞中和,她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毅然放棄了優(yōu)渥的家庭生活,投身革命,參加到當時在鹽城開辦的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1941年7月,日偽軍集結兩萬多兵力對鹽阜大地發(fā)動了大掃蕩,魯藝師生奉命轉移。行至建湖縣北秦莊一帶的他們遭到了日偽軍的包圍,包括王海紋在內的8名女同學寧死不屈,投河犧牲。旗袍見證著王海紋作為一個年輕革命者的熱血和青春,也見證著在這片大地上代代相傳、永不熄滅的紅色精神。

  紅色文物的背后,往往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輝歷史,記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它凝聚了我們的精神力量。

  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柯軍把三星堆的文物和昆曲的武戲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創(chuàng)意武戲《叱咤星河》。

  柯軍作為昆曲的傳承人,入行已有四十個年頭。作為非遺的昆曲,在當下有沒有勇氣去創(chuàng)造、如何去創(chuàng)造、如何面對未來,是柯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他看來,要在保持昆曲本體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戲曲表演不是憑空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有著幾百年的歷史積淀。每一個傳承者的身上,都有著一代又一代藝術家遺傳下來的文化基因,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承載著老祖宗們留給今天的文化記憶和思想精髓。在保護和傳承中不斷地探索與創(chuàng)造,是戲曲發(fā)展的動力,戲曲不單要被觀賞,終究要表達創(chuàng)作者對人和社會的思考,這也是戲曲未來應該有的樣子。

  近些年,一些非遺已經(jīng)開始從小眾變成熱門了,但仍有一些非遺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找不到人來傳承。針對這種現(xiàn)象,柯軍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遺產,更是鮮活的藝術,跟社會是有呼吸的。只有通過傳承和傳播,讓全社會知道它的價值,才會有更多的人去呵護它,去需要它。當非遺被需要的時候,這個非遺才能“遺”得下去。

  張紅軍認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關鍵在于被當下的人們所需要。比如昆曲的發(fā)源地江蘇蘇州,就一直致力于把昆曲和文旅相融合,推出了一系列山水園林中的沉浸式昆曲演出,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昆曲、喜歡昆曲、愛上昆曲文化,從而實現(xiàn)對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任萬平提出,要讓非遺在現(xiàn)代生活中綻放出迷人光彩,必須找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當代人需求的連接點。在活態(tài)傳承中有效地保護,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遺就能更好地融入現(xiàn)代生活、展現(xiàn)當代價值。

  王學斌認為,保護非遺需要見人、見物、見生活。要多創(chuàng)造符合當代人審美和需求的非遺作品和非遺產品,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讓非遺在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源源不斷地綻放出迷人的光輝。

  輝煌燦爛的文物古跡、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蘊含著激發(fā)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的密碼和動能。我們要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賡續(xù)中華文脈,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把歷經(jīng)滄桑留下的中華文明瑰寶呵護好、弘揚好、發(fā)展好。

原標題: 文耀中華|第九集《賡續(xù)文脈》

反侵權公告: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未經(jīng)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guī)范網(wǎng)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wǎng)、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chuàng)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wǎng)、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文檔附件